2017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2017-03-27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长句变短句的能力。题目明确提出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的要求。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理解“短句”的含义,要注意的是改成的“短句”要主干清楚,短句与短句之间要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以求达到“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的要求。这道题的改写方法是:先找主干句——“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再整理句子内部成分,一是运用了什么——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二是有怎样的内容——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4  [•山东卷] 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同样意思的话因对象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特点。为了能让少儿听懂,语言表达一定要通俗、活泼、亲切,甚至要口语化。这样,“潺潺”“小溪”“清晰可见”“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都必须改换词语和口气,甚至都换了也没关系,只要小朋友听起来轻松明白就行。

技法点拨

一、选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熟悉各种句式,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这是正确解答选用句式的前提和基础。解答选用句式的思路是: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3.解答选择题,要比较各个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要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例如: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