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考点诗歌阅读专项复习精讲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指出来,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 此处为衬托手法,以”闲”衬”忙”,饶有情趣。
【参考答案】 ”闲”是本诗的诗眼。全诗描写山村静幽和谐而又繁忙和充满生气的农家景致。即使是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可以想见,男人们更是早就到田间耕作去了,全家没有闲人;可是作者偏要着一”闲”字,用”中庭栀子花”之”闲”来衬托农家之忙,饶有情趣。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古木苍藤图
(明)蓝仁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第三句中,哪个字是关键字?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 抓住动词”争”,分析其在全句中的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 ”争”。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以攀附为荣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揶揄、讽刺。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亁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做此诗。
试分析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的妙处。
【解析】 赏析诗句的语言特色,应从技法及表达的感情考虑作答。
【参考答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带去愁心,下句”山衔好月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