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新闻、报告文学


2、《包身工》
蠕动 拷绸 横七竖八 猪猡 骚动 呵欠 迟钝 惺忪 咳嗽 水门汀 弄堂 褴褛 游说 饲养 荤腥 包身契 手面 胆怯 嘈杂 舀水 执拗 吆喝 轧票处 籼米 慈祥 莴苣 佳肴 譬如 揩地 搅拌 愚蠢 挣扎 见机 怜悯 足趾 纠缠 锁链 搽粉 褪色 玄色 蹒跚 簿子 威胁 瞌睡 锭壳 轧坏  皮辊 殴打 欺侮 尽管 谄媚 惩戒 懒惰  贿赂 羡慕 作践 淌汗 骷髅 焦灼  娼妓 怔住  呻吟 屏气  舷上  颈子 饲养  虐待
3、《飞向太空的航程》
辉映 耸入云天 关注 直刺九霄 不同凡响 落伍 翌年 扭转乾坤 一鼓作气 酝酿 苛刻 尘封 保障 横亘 着陆 摘星揽月 期盼 辉煌
三、 词语
1、《短新闻两篇》
易帜:改换旗子。
陈迹:过去的事情。
掩映:彼此掩盖而相互映衬。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2、《包身工》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骚动:搅乱,使地方不安宁;秩序混乱,动乱。
褴褛:衣服破烂。
荤腥:指鱼肉等食物。
3、《飞向太空的航程》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大;形容声势浩大或者事业伟大。
四、 文学常识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xx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精题精练】
1. (•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XX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X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