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正确使用词语3

三、解境——分析语境,辨明关系。“分析语境”就是对所给语言的内容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气轻重、词语搭配、分句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以此来调动词语,准确运用。如1.药    可以治病,  过量也会产生副作用。2.他说一口北京话,    他不是北京人。3.大人    坚持不了,    小孩呢!例句1中,“药”“可以治病”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过量也会产生副作用”确为实情;上下两个分句对举,上一分句让一步,肯定“药”的作用,下一分句变换角度,再指出“药”的危害,内容意义并不一致,构成让步转折,所以,应该使用“固然……但……”。例句2内容意义并不一致的情况更为明显,但又不能用“可是、但是、然而、却”这一类的转折连词,因为“他不是北京人”是实际情况,所以,要用一个推定实际情况而又能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那就是“其实”。例3中,“大人”“坚持不了”与“小孩呢”构成程度递减关系,应该使用“……尚且……何况……。四、定案——比较排除,确定选项。即在分析语境的基础上,比较使用哪一个词语最准确,将不准确的词语排除,随之排除有关的选项,最终确定答案。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②. 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③. 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    多少    往往;b. 再三    多少    常常;c.一再    稍微    常常;d.再三    稍微    往往;在这一题中,“一再”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表示情况反复出现,有强调语气;“再三”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不表强调。①句旨在强调关系“动荡”这一情况反复出现,所以应选“一再”,这样就可以排除b、d两项。“多少”的意思是或多或少;“稍微”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②句中的“两人不相上下”,语意表示差距非常小,几乎没有,所以选“稍微”比较恰当。据此可以将a项排除。那么,答案就是c项。根据前面对“往往”和“常常”的分析,可以看到,“莫名其妙”表示情况出乎意料,不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所以选用“常常”比较恰当。【答案】c要使虚词使用正确,就要培养好的语感,而好的语感是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对语法非常娴熟的基础之上。因此,能否正确使用虚词,一定要不断阅读并熟悉语法,以培养起良好的语感,进而掌握虚词的用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