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借镜】
【例1】(•湖南卷)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语的名句,诗句的意思师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和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思路点拨】
这个作文题型在考试中经常遇见,是以古典诗句作为小的切入口,根据诗句内涵作文。写这种作文,首先,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把这个诗句所蕴含的内容分析透彻,再选取其中你认为最切合命题者意图同时也是你认为最有把握的内涵构思作文,这样行文,就不会走题,再好好用笔润色,得高分自然就不难了。
具体到这道作文题目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这个诗句出自韩愈的一首小诗,也是全诗写得最为微妙的一句。根据作文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就应该把题目审准,而后才下笔构思,否则,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题目中,命题者着重指出,要根据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展开。
首先领会此诗句中的意境,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草芽儿略显了春的印迹,显然是一种平淡、朦胧的意境。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朦胧美”和“平淡美”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同时,也可以记叙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平淡、朦胧的美好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情感一定要质朴、平淡。
其次,就是看看诗中蕴含的哲理,“遥看近却无”中蕴含了“远和近”“物以稀为贵”等哲理,可以任选一个哲理立意,自设一个切合题意的论点,写一篇具有思辨性的议论文!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XX年以“诗意地生活”为话题开口小,但是同是比较注重意境和哲理取向,只要把题审好,应该还是一个比较能写出优美文章的作文题目。
【立意角度】
1.距离产生美;保持距离;亲密有间。
2.远观与近看。
3.远观有假象,近看揭示本质。
4.当局者迷,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5.整体与局部(一片与一棵)。
【满分作文】
让我走远看看你
我是你生命的延续。命运的精灵在我出生之日起便用血缘的长绳将我和你绑在一起,挣不脱,扯不断。我们紧紧相伴十八年,却因置身太近,使我在这十八年的晨光与黑夜里感受不到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温暖厚重的那个字。(点题)
以后啊,让我走远看看你。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还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游泳池边,用命令的口吻说:“下水。”几岁的孩子,即便在浅水区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惧?你没法向我说明求生技能的重要,狠心把我扔入水中,且拦住急欲下水救援的哥哥半分钟,任那么小的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十岁的我被教练一眼相中,加入县游泳队的时候,当我独自去海南潜水却中途弄掉氧气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竟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点评:对比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