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5. 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6.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7. 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8. 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
(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了,太乏味了。
(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       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③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不同的。
a.掩盖 清静 截然                  b.掩饰 清静 截然
c.掩饰 清净 迥然                  d.掩盖 清净 迥然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中国台湾当局的     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中国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联大对此无理要求予以拒绝。
②他不仅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还是个出色的厨师,自己     出了一些创新的菜式,使得这家菜馆的生意更加红火。
③著名律师朱妙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学习,让社会百家     。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