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2022-02-17

苏轼之前“词为艳科”,直到苏轼才一扫绮罗香泽之态,以词言志,以诗为词,意境博大,豪迈奔放,创“豪放”词派,朗读中注意这种气势。
(投影:豪放词派    以词言志,意境开阔)
3、 学生再读,读出感情、气势
4、 学生表达朗读感受:豪放、大气、感伤、不平(凡涉及苏轼的感受即可)
5、 思考、讨论题:
1) 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引出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下阕:塑造周瑜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慨。
2) 上阕一、二、三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说说它的好处。
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弘,笼罩全词。写长江非凡气势,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
3)四、五、六句点明什么?
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周瑜,为下阕塑造周瑜形象作铺垫。
4)七、八、九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
具体写赤壁之景,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穿”、“惊”、“拍”、“卷”,动感极强。
5)十、十一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6)齐读 上阕,再次体会景中之情。
7)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英气勃发,年轻有为(点到即可)
8)为什么要塑造周瑜这样的形象?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壮志未酬)。
(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
9)最后五句怎样写人生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感伤,是自责,慨叹岁月无情而功业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自慰,是旷达,回首往事,恍如梦中,权且以酒酹月,借酒浇愁,值此,一位襟怀旷达,善于自慰的词人跃然纸上。
10)齐读全词,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6、小结:
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意境开阔,气象恢弘,而且江山、历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处景物描写则是对古战场险要地势的勾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豪放词风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发与出众的才华都寄予着词人的赞美之情。称赞周瑜,表明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心志。
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五、学生背诵本词
六、总结:通过本诗的学习,要了解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学会鉴赏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自由讨论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异同。
八、教后反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