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沉思 学案
2021-12-11②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③一棵树说: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一个火,一个念头,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这是一次性的尝试,我的形态和我的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我的树梢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我的职责是,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
④一棵树说:我的力量是信任。我对我的父亲也一无所知,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我一生除了为这传种的秘密以外,再无别的操心事。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出于这种信任我活着。
⑤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这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同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生活不容易,生活不艰苦。这是孩子的想法。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它们就会缄默。你害怕,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家乡在你心中,或者说,无处不是家乡。
⑥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令你回答: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9.第①段说“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的理由是什么?第②段提到树木“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联系下文看,这一法则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10.对第⑤段画线部分“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浪使你在空间上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又使你在感情上更加眷念母亲。
b.你走的路使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倾听树木的声音,使你又想回到母亲身边。
c.你走的路先引导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然后,又引导你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
d.流浪使你在空间上离开了母亲和家乡,后来又返回家乡,回到母亲的身边。
11.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亲近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歌颂自己的流浪生活,抒发对母亲的眷念之情。
c.讴歌树木伟大而落落寡合,表示对它们的尊敬。
d.探索艰难的人生道路,主张心灵的自我完善。
12.对本文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总后分,线索分明,条理清晰。
b.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c.本文是咏物言志之作,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d.本文紧扣树木展开描写,由树及人,树木的描写和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
答案:(三)9.答案:(1)以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2)一次性永恒、信任、平静。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的世界观(节选)
(德国)爱因斯坦
①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的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们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或死去的)的劳动,我们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