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1
2021-03-16《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