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

2019-12-22

10、《声声慢》的韵律最为奇绝,这首词是如何通过韵律传情的? 
由于是抒发写不尽的“愁”,作者在声调韵律上也特别讲究,以声摹情,以声诉情,达到了如泣如诉如呜如咽的艺术效果:(1)《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写自己忧郁的心情。(2)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运用哪些典故?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刘义隆/霍去病——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廉颇老矣)廉颇——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13、《扬州慢》中如何做体现“景中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1)采用拟人手法将景化为情:“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2)采用通感手法将景化为情:“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3)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化景抒情:用“名都”来反衬“空城”;以“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尽荠麦青青”。下片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4)采用移就修辞将景化为情:“冷月无声”,月本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5)直接抒情,融景入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开?寂寞红药,感时伤乱。 

[随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中加黑词注音或释义正确的一项( ) 
a.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元嘉草草(马虎)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