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

2019-12-22

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且符合上下文意,上文写周瑜与小乔,下文写周瑜火烧曹军。“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 
6、词的最后一层是否含有消极成分,与前文豪壮情调相矛盾? 
不矛盾。“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7、《念奴娇•赤壁怀古》如何采用衬托的手法? 
烘托,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反衬是烘托的一种。词中有两种反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反衬,实景是赤壁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虚景则是“墙橹灰飞烟灭”,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以“墙橹灰飞烟灭”来反衬周瑜的“雄姿英发”,以周瑜的“雄姿英发”来反衬作者的“早生华发”,以周瑜年青时就建功立业来反衬自己的功业不成。 
8、《鹊桥仙》写出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这首词又是怎样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的? 
开端(赴约):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发展(约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高潮(分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结局(别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景中含情:“飞星传恨”的“恨”和“银汉迢迢暗度”的“暗”写出了相思之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既是写“相逢”之景,更是抒“人间少有”之情;“柔情似水”写出甜美,“忍顾鹊桥归路”写出了难舍难分。情中含景:“佳期如梦”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情化为景。 
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名句妙在何处? 
首句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 “寻寻觅觅”是外在的行为; “冷冷清清”是物是人非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心境的共同体; “凄凄惨惨威威”则是内心的感受。傅庚生论述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妙在有层次,;妙在曲尽思妇之情。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用“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去者,用“觅觅”。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阁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