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备课

2019-12-06

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雷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雷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雷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  殿下!
哈姆雷特  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殿  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雷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雷特  嗯,是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节选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阅读提示:哈姆雷特本来是丹麦的一个快乐王子,为了报杀父之仇(其父被叔父毒死)而历经周折。误杀了情人的父亲,失去了情人,中计与情人哥哥决斗。临死前,哈姆雷特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在这出悲剧中,哈姆雷特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反抗邪恶,但却思想多于行动,过于优柔寡断;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动势力,他荒淫无耻,奸险毒辣,诡计多端。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三: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和人物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生动而丰富的,首先表现在运用双重或多重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的剧作往往由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组成。《哈姆雷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线索。《李尔王》中也有两条相似的情节。当然,莎士比亚戏剧并非都是多线索的,也有单线索的。这类剧作则以情节的生动曲折取胜,同样也体现了生动丰富的特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就是始终沿着罗朱爱情悲剧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整个剧情波澜起伏,高潮迭起,曲折多变。
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还体现在打破了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严格界限。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把悲剧成分和喜剧因素结合于同一剧中,创造了悲喜混杂剧,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著名的爱情悲剧也含有喜剧的成分,剧本的结尾则是如此。这一悲喜杂糅的特点,为18世纪正剧的出现作了充分准备。
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揭示性格特征。罗密欧对爱情的忠贞,就是通过和封建家族那腐朽陈旧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斗争中展现的。
莎士比亚还擅长在发展中刻画人物。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朱丽叶刚出场时,只是个受封建礼教熏陶的、随顺母亲的弱女子。后来,在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过程中竟然挣脱一切束缚,成长为一位反封建的坚强女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