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四首 教案

2019-11-25

    环境 时序(秋)  风物(海风)→戍卒→ 妻子
    《蓟中作》
    开篇以“沙漠”“塞垣”构定塞外特定环境,三、四句写登上塞垣所见的一片萧条荒漠景象,五、六句以“征战”与“胡虏”对举,既见对胡虏反叛之忧患,更显对边将黩武邀功的批判。后四句直抒怀才不遇之愤懑。
    开篇 塞外环境(萧条) 怀才不遇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前八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描写了热海的奇异景象。“阴火”以下四句是诗人的思考和描绘。“送君”以下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临别赠言。
     热海奇异景象 临别赠言
    《塞下曲》
    前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后两句用两个典故表明杀敌卫边必须彻底的态度。
 
写作特色
    《从军行(其一)》
    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抒写的是思乡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蓟中作》
    叙事写景,形象逼真
    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浪漫主义的手法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奇异风光。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水咸不冻的伊塞克湖,借助传闻和想象,以奇崛的语言和夸张手法,写出了一个斑驳陆离的童话世界,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绘,给人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想象奇特,用笔夸张,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岑参的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以“侧写”标新,全诗写热海,由水中到地面再到空中,处处炎气逼人,除了“侧闻”的“水如煮”外再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而是通过鱼、鸟、草、雪、沙、石、云、浪、波和月等景物的描写,表现出热海之热,使全诗真实可感。这种瑰丽奇峭的景物描写,在盛唐边塞诗中是独具一格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