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二)笔落惊风雨
2019-11-255.能掌握词的一般鉴赏方法,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6.能够背诵《雨霖铃》《声声慢》,诵读并记诵《虞美人》《蝶恋花》中名句。
7.能够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了解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常识。
教学建议
词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情绪变化上有独特的艺术手段。一般说来,诗重在“言志”,词重在“言情”。言志是抒发大我的情感,言情往往是抒发小我的情感,因此,词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研习。可以通过诵读来品味,也可以抓住关键的意象来揣摩、推断,反复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以达到研习文本的目的。
本板块婉约词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表达,要让学生比较阅读研习,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教师要注意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尽快掌握文本的主题内涵。由于这些词在理解上难度都不是太大,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到两首词作示范式的研习,然后让学生用评点法去完成其余的作品研习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在第一模块学到的读书方法,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首词中,前两首在词境的开拓上有大气魄,境界阔大深远;后两首词在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方面有独到的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此有所认识和体会。词作的基本字词应由学生自主理解掌握,个别地方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诵读仍然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与诗歌比较,词更易于吟诵。教师可以找名家的配乐朗诵,也可以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学生应展开广泛的朗读经验交流,在诵读过程中完整地把握词人的情感世界。
三、文以气为主
复习概要
1.体会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以及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
2.体会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
3. 把握“骈体文”和“赋”的文体特点,理解文中抒发感情所运用的手法。
复习要求
1.能归纳概括《滕王阁序(并诗)》中抒写的情感,体会其中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
2.能体味《滕王阁序(并诗)》中运用对仗、典故和注重修饰辞藻的手法及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能理解《秋声赋》中抒发的感慨,体会文中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手法运用的高妙,
4.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的常识,掌握 “骈体文”和“赋”文体常识的特点。
5.整理文中的常用文言词语和常用文言句式。
6.从《滕王阁序(并诗)》中选择精彩的段落或名句加以识记和背诵。
教学建议
本板块中唐宋文各一篇,《滕王阁序(并诗)》是骈文,《秋声赋》是赋。教师应对相关的文体知识以及骈文和赋的发展作简单的介绍,而重点应放在了解王勃与欧阳修在骈文和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上。
“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是文章的气质和品格,也是作者的气质和品格,也可以说是作品的精神。这两篇文章典型体现了文章的“气”。在研习这两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体会文本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情境,进而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气”。重点体会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以及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重点体会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