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
2019-10-09——论述他们之间具有共同性
五、品味语言
5、这是一篇科普小论文,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请选取你较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这些句子含蓄地揭示了昆虫天然构造的精巧,对昆虫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甚至有些神奇的功能形容为“魔魔道道”,对昆虫的喜爱之情,不难品出。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蚂蚁与人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小”“大”之差如此强烈,但人却为蚂蚁伤透脑筋,但蚂蚁并未明显危害人类,这种“为难”是人的自大狂妄的心态所使然。本句通过“小”与“大”的对比,造成强烈的艺术反差,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明晓作者的用意。
(3)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这几句话把在科学探索过程的后期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以及成功之后的兴奋用形象直观的语言表述出来,作者通过绘声绘形的漫画式手法,产生一系列的幽默效果。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
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
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
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六、拓展探究
举例说说人类由于盲目自大而面临着哪些生存危机?结合本文给你的启迪,联系现实谈谈人类应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自己?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进行报复。
——恩格斯
明确:
人口数量猛增;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
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导致的战争冲突;核扩散和恐怖主义威胁等等。
人类应该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并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把地球建设的更加美好。
七、小结
本文是关于群居性昆虫的有趣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他一反生物学家把人跟群居性动物截然分开的成见,难以置辩地指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本文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小品中的大家手笔。
八、作业设置
利用网络赏析《人与自然》或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的影片,写一篇观后感,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