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教案

2019-10-06

第三部分,转写海洋。地中海万顷碧波,正沉醉于往日的风景如画和香气弥漫,“你”一下把它的美梦吹断;大西洋为“你”让路,劈裂成波的峡谷、浪的深渊;那海底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一个个惊慌失措,吓得发青!
5.第四部分,诗人以“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领起,连用几个假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五部分在意义上与第四部分有何关联?
答案:第四部分表达出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这脱口而出的诗句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第五部分在意义上延承第四部分,又有一些递进。因为对现实、对自己不满,所以诗人便祈求西风“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给予我“狂暴的精神”!“让我们合一!”吹落“我”枯死的思想,并把“我”的预言向世界传送: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拓展运用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孤独的收割人
华滋华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
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
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
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
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
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
我见她边干活儿边唱歌。
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
直到我登上了高高的山冈,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
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1.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2.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3.诗人为什么写沙漠里的夜莺和赫伯利群岛的杜鹃的鸣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一)1.答案: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
2.答案: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诗人把“她”独自置身于高远广阔的田野上,“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和谐地结合,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次,这位年轻的姑娘在艰辛的劳动中用凄凉的歌声抒发自己忧伤的心情,她“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那凄婉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这就为这独特的风景线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愁苦色彩。再次,年轻姑娘凄凉的歌声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许,这歌声也使诗人与收割女的心灵紧紧暗合在一起。综上所述,雄浑的自然、活动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诗人的心灵也已融合在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3.答案:诗人以这两个生动的意境来衬托“收割人”歌声的动人:荒凉的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到夜莺清脆的鸣啭,无疑给艰难跋涉的远行者带来完成征途的勇气和希望;寒冷苍凉的赫伯利群岛在严冬过后出现了报春的杜鹃的啼声,这又是像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作者在这里尽力渲染夜莺和杜鹃鸣叫的优美动人,越是如此,越能突出“收割人”歌声的优美和强大的感染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