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教案

2019-10-06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将《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观刈麦》进行比较阅读,品味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
答案:(二)4.答案:相同:①从表达的思想内容看,两首诗都描述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②两首诗的语言都朴素平实,不加修饰。
不同:①从写作手法看,《孤》侧重于抒情,《观》侧重于记叙。②两首诗虽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但思想感情却有较大的差异。华滋华斯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且长期生活在田园乡野,和劳动人民有广泛的接触,因而对他们的同情中充满更多的关爱;而白居易身居官位,平时较少接触劳动人民,因而他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怜悯,写此诗的目的不过是讽喻天子,减轻农民的赋税而已。③表现手法不同。《孤》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观》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劳动人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富裕生活作对比,表现了诗人“自愧”的心理。
(三)比较《孤独的收割人》与《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动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鞭子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5.同样是描写在干着农活的姑娘,华滋华斯、王洛宾各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传达了怎样不同的情调?
答案:(三)5.答案:华滋华斯着眼于眼前的实景,用聆听和联想,从姑娘的歌声里听到了一种悲凉,这样的曲调中流露出了忧郁和哀伤的情调;王洛宾则着眼于虚化的情景,从自己的心灵出发,他心灵中的边塞姑娘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美丽和明亮,这样的欢欣和舒畅,用想象传达一种欢畅的情调。
二、表达交流
6.大自然气象万千,人的心境更是风情万种,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你是怎样的心情呢?以你独特的风格、自由的方式写篇文章吧!
答案:略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