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抚育(fǔ) 哺育(bǔ)
果脯(fǔ) 逮捕(bǔ)
b.绷带(bēnɡ) 绷脸(běnɡ)
蜇痛(zhē) 屋栉(zhì)
c.枯死(ɡū) 澄彻(chénɡ)
澄清(dènɡ) 踱步(duó)
d.濒死(bīn) 讥诮(qiào)
咩叫(miē) 两肋(lèi)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戏 嬉皮笑脸 喜笑颜开 嬉笑怒骂
b.摧残 催促朦胧 宣泄 喧闹一泻千里
c.魅力 魑魅魍魉 麦杆 杠秆
厮杀 厮打
d.痊愈 九霄云外 通宵达旦 枝叶扶疏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b.你,在指环的里面!
c.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
d.各自带一份礼物/分送给世人——年老或是年少。
答案:c
4.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秋颂》的作者是济慈,他是英国人。
b.《西风颂》的作者是英国诗人雪莱,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c.《狗之歌》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著名作品。
d.《不是死,是爱》的作者是罗伯特•勃朗宁,他的代表作是《葡萄牙十四行》。
答案:d
课内阅读
阅读雪莱的《西风颂》(见选修教材17页),完成1~5题。
1.雪莱说:“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阿诺河岸的一个树林里。当日气温和煦、清新,而这场暴风正集聚水气,倾泻下秋雨。如我所预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了西萨尔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雷电。”那么,诗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答案:狂暴的西风既是自然界的风,更是革命的风暴。诗人明写自然之风,本意却在呼唤、盼望革命的风暴,象征手法使“西风”这一意象更加饱满而意蕴深刻。
2.诗作共分五大部分。前三部分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后两部分又写了什么?
答案:前三部分主要从正面直接描绘西风,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两部分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3.第一部分,以“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有何作用?以“不羁的精灵啊,你无处不运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收束,又有何作用?
答案:以“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既为全诗定下一个激昂的调子,又以速描式的笔法几笔勾画出西风的精神风貌。以“不羁的精灵啊,你无处不运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总束第一部分,为西风的形象再次描上浓浓的一笔。
4.第二、三部分,诗人转换视点,各侧重写什么?
答案:第二部分转写西风来时天空的变化:天空因为“你”而“混乱”;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有如狂女的头发,在“你”蔚蓝的波面上到处飘落,从天穹一直到中天;“你”又把力量凝聚,如此坚实浩大,使墓陵的圆顶承受着“你”的全部重压,最终使圆顶轰然爆炸——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一齐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