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2019-09-12

(一)探讨刘兰芝的美
师:看完这个故事,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刘兰芝
师:那么我们就请大家分析一下,通过阅读文本,你眼中的刘兰芝是什么样的女性,有什么依据?
生:刘兰芝是一个多才多艺聪颖的好女子,你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表现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但能做各种女工,还懂音乐,知诗书。
生:她是一个贤惠的媳妇 ,她嫁到焦家勤劳能干,敬重公姥。“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师:她做了为人妻人媳所应做的,所能做的一切,她在焦家二三年,含辛茹苦,蒙辱受屈,仍遭婆母驱遣。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婆婆百般刁难,说她动作太慢。面对这些,刘兰芝实在无法忍受,终于对焦仲卿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她知道婆婆在鸡蛋里挑骨头,迟早有一天会把她赶回娘家的,还不如自己请回。可见刘兰芝的聪明、刚强。她是怎样离开焦家的呢?
(生读严妆一段)
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发言。
  师:兰芝是不愿离开焦仲卿的,为什么她要自求遣归?
  生甲:因为她感到与焦母实在合不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所以不如回去。
  生乙: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即兰芝从焦母的故意挑剔中,感到了遣归之势已无可逆转,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
  师:兰芝是不愿离开仲卿的,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
  生:这表现了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这表明她遇事十分沉着、冷静
生: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生: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 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讨论综合一下,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能沉着、镇静,临阵不乱,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
下面请同学齐读该段。
学生读书。
师:兰芝遣归是焦母逼迫的,为什么兰芝在离别前还要向焦母告别?
生:她不卑不亢。
生:她最后要再说几句,把面子要回来。
生:她有礼有节。
师结:这表明兰芝从小受过很好的教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没有哀怨,没有愤激,临行前还念着公婆,“今暂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叮嘱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多么温柔善良,诚挚真切,进退有理。就这样一位好媳妇,还是被迫回家了。于是有了两次抗婚的情节。
(生读第一次抗婚)
师:简介这一部分,分析人物内心
生:第一次抗婚,面对“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县令三少爷,面对母亲“汝可去应之”的苦苦相劝,她想到的只是仲卿“誓天不相负”的铮铮誓言,心中只有“黄泉共为友”的恩爱情义。
(学生读“媒人下床去……郁郁登郡门”)
师:难道该段对刘兰芝的描写也有作用?
生: 是的。
师:如何理解?
生: 我想,如果没有作用,那就应当删去。
师:你回答得很对。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沉默)
师: 哪位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看来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吗?
生:当然富有。
师: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
生:不感兴趣。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的逼迫。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