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教学设计
2019-08-202.最后两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更赞成哪一种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无论哪一种理解,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女子没有沉浸在思念中无法自拔,而是勇敢地走出来。
五、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1. 阅读,其抒发的情感与《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回答
教师明确:
《行行重行行》抒发的是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丈夫久别不归、滞留他乡的怨情
《青青河畔草》感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渴望夫妻团圆,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柳色青青,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主人公娇柔可爱、顾盼生情。荡子却远行不归,美好而有短暂的青春岁月也就只能一个人空虚寂寞的度过了。最后一句是思妇终于经受不住寂寞、相思的侵蚀,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感慨,这是对人情的呼唤,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审视 。
2. 阅读《上邪》,其抒情方式与《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回答
教师明确:《上邪》是以誓言形式出现的情歌。明白如话,情感强烈,语气决绝,率真可爱。
《行行重行行》意蕴深厚,蕴婉含蓄。如巧用比兴手法,以“胡成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来说胡马和越鸟尚且还念乡土,难道丈夫就不思念故乡吗?诗中又以“衣带日以缓”写自己因思念之苦而一天天消瘦下去。
结语:舒婷说:“要是没有离别,还叫什么人生?要是没有痛苦,灵魂还有什么意义?”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深切体会到离别之痛,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同学们,离别之痛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会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同学们,面对离别,我们要放开心灵,平静情怀,大步向前。
六、作业: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散文。
比较阅读,方领真情
——评《行行重行行》教学设计
德州市第一中学 王海霞
李老师讲授的《行行重行行》,特点突出,给老师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整堂教学李老师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反复的读课文,品课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但我觉得其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