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集中笔墨,直抒胸臆,赞美瓦尔登湖是“森林的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赞美瓦尔登湖的美丽、纯洁、自然,作者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第4段,进一步赞美湖的纯洁美丽。作者通过空中的精灵与湖的关系,变换了角度去赞美,想像奇特,观察细致。
第2层(第5段):写十一月的瓦尔登湖。
在这一段中作者在十一月中后的一个下午,泛舟湖上,近距离地观察湖面,而湖面“出奇地平静”。作者集中笔墨写到了小鲈鱼,写小鲈鱼的颜色、游态、沉浮、跳跃。写到了作者与鲈鱼接近时,它们的神态:“惊慌”“躲到深水底下”,后来又开始随着水波的流动,“一下子跳子起来”。在这里作者简直把小鲈鱼当作一个在水中嬉戏的顽童,是那么的惬意而自然,我们读到这里,仿佛也像作者那样在清澈透明的湖面上飞翔,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里作者物我同化,把人当作自然的一员,和这鲈鱼一样,欢快自然,这宁静的湖水,作者的心也是清澈透明的,没有世俗的污垢,只有纯朴的自然湖水。
小结:作者在这一部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净天然的瓦尔登湖,尤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了瓦尔登湖的清澈自然,能唤起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情绪。
第三部分(第6-9段):过去的瓦尔登湖。
第6段:通过两位老人,写到了过去的瓦尔登湖。这一段作者写到了两位老人的故事。一位大约六十年前常来湖边的老头儿所用的古老的“独木舟”,另一位做过陶器工人的老年人的关于“一只大铁箱”的传说。尤其是作者对独木舟的一段话感到有趣味。目的是引出这瓦尔登湖,先前有许多树,湖上先前也很热闹。
第7段:作者写自己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在瓦尔登湖生活过。作者在这里写第一次划船到瓦尔登湖时,看到湖边浓密高大的松树、橡树,在这茂密的森林之中有宁静的瓦尔登湖,作者在这里生活过许多日子。这正如作者自己所说:“1845年3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跟冻土一样地消溶,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第2层(第8、9段)现在的瓦尔登湖。
第8段,写现代工业的文明破坏了瓦尔登湖生态平衡,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周围茂密的森林没有了,只有取湖水的机器。作者对这些现代文明充满了憎恶,字里行间充溢了贬斥之味,像“恶魔似的铁马”“肮脏的脚步”“傲慢瘟神”等词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第9段,虽然表面瓦尔登湖变了,但实质没有变,还是那样纯洁。作者甚至和自己对比,通过自己的变化来说明湖的没变,并且由衷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赞叹大自然是位勇者,这湖是大自然的作品。最后用诗结尾,表达自己的感受。
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本文的结构,是以时间为顺序,先写了现在的瓦尔登湖,又写了过去的瓦尔登湖,再到现在的瓦尔登湖。
结构网络
总写湖,表达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