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3

2019-08-08

教师指名回答。(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指名回答课文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请1--2名同学到前面面对大家谈谈“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理解本文中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揭露和批判,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略)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现在请大家读下面几个句子,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句子中加黑部分的意思,说说它们是否只是谈文化遗产问题。(出示投影片)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第一节课很容易理解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提问:由此看来,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利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