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案
2019-07-06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 中心内容
理解或评价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
【拓展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1—4小题。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和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在对自己“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c•p•斯诺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
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示了科学家关注人类、服务社会的良知和热情。普利高津、霍金、马古利斯等一大批站在自然科学前沿的大师们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介绍给平民百姓,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知识基础,最大限度的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概况。
“第三种文化”所叙述的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种文化”又被称为“高级科普图书”。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第三种文化”不满足于科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它更侧重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揭示,更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指出的,科学真理“蕴涵着美、真实和一种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阿•热在《可怕的对称》中曾引用a•布勒的打油诗来解释时间的相对性:妙龄少女叫月亮/脚步轻盈快胜光/“爱氏”幽径匆匆闯/今朝才辞夫君去/昨夜归来会情郎。
当然,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离开之前返回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只能像光子一样,返回时间和出发时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这滑稽荒诞的描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诸如此类的情形,在“第三种文化”中俯拾皆是,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科学化”,这是“第三种文化”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