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节选)》学案
2019-06-0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等死,死国可乎(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
故
是何故也(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君安与项伯有故( )
以
以亏人自利也( )
乃入见。问:“何以战?”( )
作《师说》以贻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以其亏人愈多( )
从而誉之( )
②形容词作动词:
众闻则非之 ( )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 )入人园圃窃桃李。
上为政者得( )则罚之。
从而誉之,谓之( )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
二、自读课文,试着给文章断句加标点。
三、学习方法点拨
文言文断句与标点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断句的基础在于辨识好文章的文体和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文体特点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依照技巧准确标点。
我们以标点《非攻(节选)》为例谈一谈常见的断句标点的方法。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此文以层进推理的方式揭露攻国的罪恶,那么,准确标点此文的前提通过找出人物,读出故事,做法如下:
阅读全文,阅读时的要求是:① 找出文章中的人名和其他指称人的名词。
② 找出文章中的人称代词或其它指代性词语。
③ 通过人名和人称代词读出文章的“故事”,然后尝试断句。
④ 准确加注标点符号,并复核检查。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找出文章中列举了“一人”“攘人犬豕鸡豚者”“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攻国\'者”这些“不义”之人和“众”“上为政者”“天下之君子”等评价者。这样,“人”找到了,故事读通了,标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其实,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在句中一般也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读出故事,确定停顿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叙事性较强的文段中,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和人称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