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2019-05-18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体悟情感的能力,在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时加入“追问”(如学生找到一处时,可以问:设想一下,自己就是金博士,你要怎么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黑人听众,听了这样的话,你有哪些震惊的感觉;如果你是白人,听到这样的话,会引发你怎么样的思索等等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的提示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这一教学手段,进而深入文本,理出情感表达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演讲手段,如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形成板书:
现实使其悲愤,责任促其奋进
紧接着从8一17段中继续找出体现其愤怒而又保持奋进的句子来朗读(此环节的重点在朗读两字,希望学生能有感情的将这种坚决坚定的信念读出来,并理解追求的是平等、正义与自由)。
(将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那种为平等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这就是我原先一厢情愿的设想)
3、把握文体 提炼技巧
幻灯出示: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的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 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由这一个例子导入对演讲稿这种文体特征的把握。在前面关于体悟情感这一环节总结出的“修辞运用”的基础上再提出两点,就是
切合场景
选例典型(画面+我)
“ 画面”, 就是通过选讲真实感人的事例在听众心中所构筑的那一幕幕动人场景和形象。
(这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能熟悉掌握,对平时的写作将很有帮助,它可以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材料连在一起,形成一组组的排比句,从而加强文章的气势,到达感染读者或听众的目的。)
4、提升文本,引发思考
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劝告人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地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1968年4月4日下午,一声罪恶的枪响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和黑人兄弟姐妹们所有美妙的、伟大的梦想——金在这个阳台上被谋杀了。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XX年11月公布的报告,XX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7722起,其中51.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
据美国司法部XX年8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在XX年全美发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5%是黑人,凶杀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
在新泽西州,非洲裔学生因违纪被开除的人数是白人学生的60倍。
美国非裔被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是白人的4倍,被判死刑的几率是白人的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