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

2019-05-18

   有大志(语言描写)
   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
   有感召力(侧面烘托)
   (4) 错杀伯奢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
   多疑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残暴不仁(动作描写)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自私(语言描写)
   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自私残忍(语言心理描写 侧面烘托)
   2、 总结
   本文中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
   文本中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四、探究讨论
   根据本章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
   第二课时
   拓展阅读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辩证评价
   一、 多元分析曹操形象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辩证评价(课文是从一个章节就表现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在《三国演义》中第一回就介绍了曹操,一直到他死的七十二回,其中有四十多回都描写到曹操,并且有大量对他的刻画,大部分同学也都读过三国演义,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品评曹操,结合文本多角度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学生分成三小组自主探究
   第一小组研读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二小组研读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横槊赋诗》、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第三小组研读第五十八回《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八回《传遗命奸雄数终》
   1、三组学生分别展演组内研讨成果
   2、小组辩论:曹操的“奸雄”与“英雄”形象。(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3、引导关注《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① 阅读“课前提示”中“作者到……实质”
   ② 作者罗贯中的经历与创作时代背景解读
   4、教师总结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从大家对曹操这一形象的认识解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赋予曹操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鲜明独特、复杂多变又反差巨大的性格特征,正是这样的塑造使得我们对曹操的理解也呈现多样化,也增加我们的阅读兴趣。)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