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2019-05-15

b.佛教带来了“窣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形象。

c.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窣堵坡”变成了“塔”。

d.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建筑。

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阶级社会里,关于佛教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应该有很多精品。

b.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着较完美的宗教艺术品。

c.凡有佛教传入的国家,都一定会有塔这种建筑。

d.由“塔”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知道,通过对佛教中一些音译术语的研究,能够发现汉语语音的一些发展演变规律。

【检测案·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榫”读“sǔn”;c项“脊”读“jǐ”;d项“厦”读“shà”。

2.d 解析:a项“婉”为“惋”;b项“粱”为“梁”;c项“防”为“妨”。

3.c 解析: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情韵:情调韵味。明晰:清

4.c 解析:文章第二段末“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表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并非中国固有。

5.a 解析:这是古代修建“重楼”的原因。

6.c 解析:观点太武断了,“凡有”过于绝对。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