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幕》教案
2019-05-023、把握戏剧冲突
(二)结构
第一场:开头至的“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第二场:从“(走至中门)来人!”到结束
第一场戏又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朴园向鲁侍萍问起三十年前无锡发生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周朴园以为当年的侍萍已经投河死了,但是仍然念念不忘,并打算为她修坟。
第三部分:侍萍没有死,命很苦,周朴园对侍萍的命运却无动于衷。
第四部分:侍萍就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的阶级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两大矛盾冲突:
①鲁侍萍和周朴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鲁大海和周朴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
第一部分
感情纠葛:揭示家庭腐败荒淫,走向没落。
第二部分
劳资冲突:暴露社会矛盾激化,面临衰亡。
(三)语言:
精读的一部分中周的语言并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仆圆在认出侍萍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你,你贵姓?”——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恐惧,害怕,怕鲁侍萍揭其疮疤,因而声色俱厉。
“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了解侍萍来因,缓和语气,稳住侍萍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周朴园对鲁待萍表达情意。真?假?
“那更好,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好的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欲以金钱收买,借此掩盖罪恶。
*小结: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四)人物性格:
讨论:
1、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1)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
(2)一直保留家中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
(3)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
(4)记住侍萍的生日。
(5)把侍萍美化为贤慧、规矩的小姐。
(6)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