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教案

2019-05-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及创作,看时代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分析课文行文思路,学生研习。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边讲边探究。
        锻炼学生拓展发散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轼如何面对挫折,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
  重点:苏轼政治失意,积极面对,精神升华,创作精品。
  难点:苏轼在观念上的转变,引发精神层面及作品的转变。
  教法:教师讲授、问题教学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入   林语堂是大师,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苏东坡则是大师中的大师,一个一生充满传奇故事的人。当林语堂遇上苏轼,于是就有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苏东坡传》。   让学生能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课   1、由学生介绍苏轼生平及相关作品。
  2、由课文标题导出苏轼脱去了文人长袍改穿农夫短褂。
  3、由此引出苏轼发生如此变故的政治背景“乌台诗案”。
  因此苏轼被贬黄州,过上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设问,进入课文分析)
  4、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提问学生概括课文段意并加以分析。
  5、在引领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复习提问学生曾学过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
  6、用多媒体展示评价苏轼的散文精品。 复习文学常识
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
了解相关政治背景
提高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并与课文内容相链接。
扩展阅读
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政治上的失意,反而成就了苏轼贬谪期间文学上的巨大艺术成就,这就是拥有大人格,大智慧的苏东坡。
课堂训练   讨论题:品味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布置作业   请将你对课文的感悟用文字表述出来,写在心得笔记上。
板书设计 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
林语堂
 

《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苏轼生平及掌握苏轼被贬黄州的政治背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分析能力及鉴赏水平。学生通过探究研习体会苏轼如何面对挫折,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
  知识能力:
  从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及创作看时代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重点:
  苏轼政治失意,积极面对,精神升华,创作精品。
  难点:
  苏轼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作品风格的转变。
  探究训练:
  学生复习苏轼生平及掌握其相关作品。对课文熟练把握并能了解“乌台诗案”的始末。理清课文思路并概括每段段意。对于课文结构内容做恰当地分析与概括。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赤壁赋》的主旨。课堂探究,联系实际,深刻感悟。
  扩展内容:
  自嘲,即指自己嘲笑自己,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另外鲁迅先生有一首《自嘲》诗,其中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人们较为熟知的名句。
  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你自己骂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一笑。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