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词二首 教案

2019-04-12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名家赏评 (宋)杨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唐圭章《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登上多景楼,环望四周,这长江就像鬼设神造的一般,能攻能守,简直是向北伐金的天然凭借。然而,长江的这个意义,古今有几个人能领会呢?此意,指此时的想法,即收复中原的愿望。]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他们只是把长江认作天然形成的南北分界线。]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你看,一条大江横卧面前,东、南、西三面都有山峦环绕,形成了争雄中原的有利地形。]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唉!六代王朝,你们凭借着这样的优势干什么去了呢?偏安一隅,苟且偷安,各谋私利,忘记了南北统一的大业。]
    上片:从登楼写起,指出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我笑啊,那时的王导和谢安之辈,还敢跑到这儿,登高望远,故作姿态,流下了所谓的英雄泪。王谢诸人,泛指当时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王,王导。谢,谢安。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初年,从长江以北南渡的一批士大夫,经常到新亭(在今南京市,是当时的一个游览地)饮酒。有人感叹:“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于是大家相对痛哭。只有王导说:“当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学英雄泪,就是指这事。暗含对朝中某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行动的讽刺。]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为保护自己家族和个人利益,而不愿凭借长江天险,收复中原失地的小人物而已。河洛,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腥膻,牛羊的臊味,喻指金人的黑暗统治。带有轻蔑之意。]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我们应该学习当年的祖逖,下定决心,长驱直入,收复中原。用不着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中流誓,《晋书•祖逖传》载,东晋时,祖逖曾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发誓:我不能收复中原,就好比长江之水,有去无回!]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像这样,年轻人善于用兵,即可拿下,无需老将出马,当年的淝水之战不就是很好的战例吗?抗金的优势在我,那用管敌人是否强悍。小儿破贼,典出《晋书•谢安传》,淝水之战时,谢玄等人的军队击败了苻坚八十万兵,这时有军书送到,谢安看后不动声色,依然与客人下棋。客人问他,他才说:“小儿辈已经破贼。”小儿辈,指谢安之弟谢石、侄儿谢玄、其儿子谢琰。强对,强大的对手,即强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