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词二首 教案
2019-04-12下片:紧承上片,仍借六朝故事,说时政当局;表达作者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作品最后两句连用二典,描绘出一幅北伐胜利的理想图景,将作品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当年,东晋大将祖逖北伐渡江,船至中流而击楫发誓:不破敌誓不回头!辞色激烈,士气大振。
结构巧解
《桂枝香》
这首词上片描述景物虚实结合,浓淡相宜,视角有远有近,为下片的个人咏叹埋下伏笔。下片转入抒情,借对六朝统治者相继败亡的感叹,抒发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念奴娇•登多景楼》
这首词先从登上多景楼写起,突出此地的战略进攻意义,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下片仍借六朝故事,说现实政局。
天限南疆北界:危楼→一水→六朝
河洛腥膻无际:王谢→中流→小儿
写作特色
《桂枝香》
意境开阔,刚健浑厚
这首词立意高远,体气刚健而浑厚。多处化用前人的诗句、诗意,以壮景抒怀,不见雕镂痕迹,具见锤炼之功。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就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王安石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一生虽然写词很少,但这首词却是可以千古传唱的。
《念奴娇•登多景楼》
议论精辟,笔力峻峭
这是一首写得不同于一般的怀古词,议论精辟,笔力峻峭,字里行间充满豪情,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陈亮和辛弃疾志趣相同,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从艺术造诣说,陈不如辛,但就其慷慨豪放的风格而言,两人是相同的。
主旨探究
对这两首词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桂枝香》
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生活,借以警告当权者。
《念奴娇•登多景楼》
这首词批判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借天险以求苟安的狭隘。
对这两首词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