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本文中的字词。
2、加深对苦难的认识,培养正确对待逆境的态度;领悟文中充满的人生智慧,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先行性知识
1、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诗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随感集《人与永恒》;译著《尼采诗集》、《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2、背景资料:作者说本文是从自己作品中摘录出有价值并可以独立存在的句子和段落,分类加以编排而成,这样做是为方便读者阅读。其实作者本来偏爱这种长短参差、自由灵活的“感悟体”。他喜欢柏拉图的对话、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蒙田的随笔、尼采的格言等,喜欢徜徉在哲学的散文天地里,认为这种文字有更多的质朴、直觉和洞见。本文集中代表了他的写作风格。
3、题解:
作者说:所谓苦难,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等;包括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直面”有两层含义:其一,不回避苦难;其一,勇敢面对苦难。
4、有关“苦难”的名言警句
☆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史铁生《我与地坛》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里士多德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易卜生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
浑浑噩噩( ) 苍穹 ( ) 慰藉( ) 瘟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