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习第5、6段评价五人之死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价值,揭示文章的中心
a找出中心句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b如何揭示意义
五人
思想地位 素不闻诗书 生于编伍 闻诗书缙绅
行为志向 激昂大义 易其志
临死态度 蹈死不顾,谈笑以死 脱身以逃
佯狂杜门
五人与缙绅进行对比,然后议论五人之死所取得的成果,感情强烈,表意明确。
所为影响 忠义显 赠美名 荣后 加封 辱人贱行
死与不死 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五人现在的献身而死对比,
突出五人之死意义的重大和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以此揭示全文中心: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屈豪杰 以隶使之
强调词语:编伍 缙绅 视 暴 谥 隶 屈 明 大
强调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4.第7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作用?
照应文章开头。属于碑记格式的范畴。
七、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2.巧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
八、归纳中心思想。
1、 找出课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 五人精神的核心是:“义”。这也是全篇的纲领,全文除了结尾一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第7自然段)以外,其余1--6自然段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第1题)假如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划分段落层次,即可如下所示:
“五人者,……激 1、2自然段:身后哀荣,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