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必修三

2019-03-08

老人与海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能力目标:鉴赏老人的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背景知识互动]

知识积累

一、写作背景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二、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解题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识记要点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三、重点字词

  攮 颚 啐

鲭鲨 脊鳍 蚕噬 舵柄 船梢 蹂躏 

拽掉 榫头 掌舵 桅杆 皮开肉绽

  与鲭鲨斗→(人物心理)→与星鲨斗→(人物心理)

→与犁头鲨斗→(人物心理)→再与星鲨斗→(人物心理)→

与群鲨斗→(人物心理)→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字词巩固

注意“梢”“绽”等字的写法;“榫”“拽”等字的读音。

[教材优化全析]

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老人与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游得迅速无比,但却非常漂亮,高耸的脊鳍,紧闭的嘴唇,向内倾斜的牙齿,灵敏的嗅觉,使读者读到这里真是为老人桑地亚哥捏了一把汗,他能战胜这样大的鲨鱼吗?

但老人不愧为捕鱼的好手,他用鱼叉十分准确的“攮”中了鲸鱼的最软弱的部位――脑子。鲨鱼“肚皮朝天”“慢慢地沉了下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