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负荆》教案2

2019-03-08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
(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
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1、语言描写
(1) “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