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学案

2019-02-16

     玷污(    )           讥诮(    )        辐(    )射 
     掂量(    )           悄然(    )        蝙蝠(    )

4、近义词辨析

1、 斑驳:也作“班驳”。着重于色彩花纹相杂,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且深浅不同,花花搭搭的。多用于贬义。
斑斓:书面语,着重于色彩错杂灿烂、绚烂多彩。多用于褒义。也可以叠为斑斑斓斓。
2、 婉转:也作“宛转”着重于措词表意和缓,不刺激对方,也指音乐舒缓。多形容“言词、措词、语言、话语、谈话、说法、音乐”等。
委婉:也作“委宛”。着重于措词表意迂回曲折。多形容“语气、口气、语调、言词、文笔”等。
3、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5、词语积累
  (1)一望无际:
  (2)一泻千里:
  (3)层峦叠嶂:
  (4)茫若无涯:
  (5)云蒸霞蔚:
  (6)涟漪:
6、文学常识
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作有《沉思集》《面向着生活的海洋》等。
7、解析文题: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三、 课文理解
1. 熟读课文想想写了那些祖国的山川美景?

2. 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呢?

3. 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公姥(mǔ)   萦(yíng)绕   雕栏玉砌(qī)    惘(wǎng)然
b、先妣(bǐ)    汶(wèn)水   灯影幢幢(chuáng) 孤僻(pì)
c、浣(huàn)女  踟(zhí)蹰    悄(qiāo)然无声   祠(cí)堂
d、徂(cú)徕    霜鬓(bīn)   垣(huán)墙     仆(pū)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