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诸己》教案

2018-11-22

9.23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后生可畏
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 “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是鼓励,又是鞭策。
  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 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 度了青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
  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 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 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后生可畏”的生动形象写照。 一日之计在于晨,抓住了晨光,后面的事情就大有时间可做了啊! 
17.22【读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孟子说得更为尖刻:“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膝文公上》)
  虽然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仁者叮咛,一个是智者雄 辩,但两人所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学,有 所思,有所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对好吃懒做,消极无聊 地打发日子。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能够真正做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什么也不想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说不定这本身还是一 种难能的修养,一般人就是想修还修不成的坐定功夫呢?倒是在 经济发达,生活超过了温饱线以后,一些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 似乎采纳了圣人的建议,没日没夜地打起麻将来了。圣人若是知 道了这情况,会不会感到哭笑不得呢? 
5.27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还只是第一个层次上的问题。第二 个层次上的问题是,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不愿意正视,不 愿意作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或者,用孔子的话来说,不愿意 “自讼”------自我诉讼,自己审判自己,这实际上牵涉到感情与理 智的问题。就理智的冷静分析和批判而言,人往往也会发现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也认为应该自我批评并加以改正才好。 
   但就感情 的倾向而言,人总是习惯于自己原谅自己,自己为自己找出一些 辩护词,最后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法官,作出“无罪释放”的判决。

                                      第三课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