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必修三2

2018-11-02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前瞻•预测
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句式积累]
1.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前瞻•预测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