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教学设计

2018-07-31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明确】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

【过渡】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请看以下几章。

【问题】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明确】1.启发式教学法

幻灯片:

子曰:“不愤[苦思冥想又仍领会不了的样子]不启,不悱[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不发[启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同“返”],则不复[再]也。”

【明确】2.讨论式教学法

幻灯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素以为绚[即“以素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省略了介词“于”]素。”曰:“礼后乎[省略了“义”]?”子曰:“起予[我,孔子自称]者商[子夏姓卜,名商]也,始可与[省略了代词“汝”]言[讨论、讨论]诗已矣。”

【明确】3.激励式教学法

幻灯片:

子谓子贡曰:“女[同“汝”,你]与回也孰[谁]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同“方”,比较]回?回也闻一以[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可不译]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同意,赞同]女弗如[省略了代词“之”,代“颜回”]也。”

与:①给与、授予(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结交、参与(失其所与,不知。)

③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④和、同(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

⑤同“欤”,句末语气词(无乃尔是过与?)

【明确】4.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幻灯片: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宰我、子贡。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冉有、季路。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子游、子夏。

子路问:“闻斯[就]行诸[“之乎”的合音]?”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怎么]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疑惑],敢问。”子曰:“求也退[退缩],故[所以]进[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之;由也兼人[好勇过人],故退[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之。”

设计意图从两个“如”的意思入手,揣摩冉有微妙的心态,同时也巩固了文言知识。【问题】对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

【活动】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