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教学设计

2018-04-19

      小说主题的解读和感悟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这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正是这样,伟大的小说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ks5u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多读好的小说,让作品深刻的主题不断提升我们,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五、分析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品味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丹柯》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的哪些手法体现了浪漫主义这一特征?
    ——①运用想象,虚构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情节和环境。
    与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往往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在紧急关头,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中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另外,森林的恐怖固然可以看做是写实,但对其险恶环境描写的夸张铺饰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困难的寓言,而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以及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显然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小说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较短的篇幅内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
    ②文章为了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比喻:“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突出了树的高大,坚固。
    拟人:“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揭示环境的阴森恐怖。
    夸张:丹柯剖心,并且熊熊燃烧带来光明,树林分开又合拢等情节,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增添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抓出心,心燃烧,拿在自己手里,给人们照亮。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2、一抑一扬,对比映衬。
a人群   平静生活在草原----和快乐、强壮、勇敢   威胁面前,关键时刻----恐惧、妥协,愿意去做奴隶
对比: 貌似勇敢,实则怯懦。缺乏挑战困难、拯救自己的勇气
b丹柯   起来,到林子里去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于尽头的   勇当领路人,挑战困难,拯救族群。
3、悲剧的力量震撼心灵   遇到密林—丹柯遭抱怨、诋毁、责难    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   人们走出黑森林欢呼   丹柯被遗忘了, 丹柯悄然死去
4、 英雄形象显示主题: 
丹柯乐观勇敢   勇于实践   永不言败   无所畏惧   无私奉献   是开创者领路人的形象
    小结:丹柯----悲剧英雄   群众----怯懦自私、麻木    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六、理解文章的象征义
    高尔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隐晦地表达文章主题,寄托自己的理想。如散文诗《海燕》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前夕勇敢地搏击风浪,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小说《丹柯》整体上也运用象征手法构思创作其中各个要素均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①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象征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②文中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森林,象征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③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④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则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其他的人们则象征着在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