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教学设计

2018-04-19

    ——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
(2)很好。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族人们和丹柯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关注人物的言行。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第二句话:于反常处见精神!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面对困境时异乎常人。小说的看点、看小说的乐趣全在反常之处,咀嚼这些地方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咀嚼之下,小说的主题也会呼之欲出了。
请大家探寻主要人物丹柯在困境下的不同寻常之处,看看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内涵。
    ①一个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站出来说: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他成了全族的领路人。表现了他的果敢、勇于实践。
    ②丹柯领着大家向前走的时候,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但他“还在他们面前走着,他快乐而安详”,在族人们怯懦的对比下,更表现了丹柯的自信、坚毅。
      ③当大雷雨降临,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面对自然界和族人的双重“大雷雨”,丹柯却没有对走出森林的信念产生动摇,而且仍旧“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表现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私博大的爱。
    ④丹柯掏出心的那一段,掏出自己真诚的燃烧着的心,振奋了族人们的精神,引领他们走出困境,表现了他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
(3)(插话):在这里高尔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尽想象和夸张,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相信读了这篇小说后,这一幕将会久久地留在大家的心中。老师把这一段来朗读一下,请大家闭上眼——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丹柯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教师范读丹柯掏出心来片段,学生闭上眼感受。)
师:请大家慢慢张开眼,告诉我,你看到了怎样一个丹柯?——他自信勇敢、具有牺牲精神。
师:族人们也是勇敢的,但他们的勇敢是为自己,而丹柯的勇敢是为了集体,是一心为公。
到这里小说主题也呼之欲出了。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四、主题的多元解读与个体化感悟
    师: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完成了对主题的解读,而通常我们的阅读也就结束了。但是问题没那么简单,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主题直接说出来,而要编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费神来解读?下面请同学们看46页的“主题的实现”。哪位同学用知识短文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形象大于思想,寓思想于故事,一方面增加了阅读趣味,另一方面更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得小说模糊多义,充满各种解释的可能性。
    师: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三句话就是: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刚刚我们仅仅是从丹柯的品格精神的角度解读的。作品主题是多元的!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