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教案

2018-03-27

总结:作者用这些语言告诉我们,无需夸大苦难的作用,无需美化苦难的英雄,苦难有着难以回避的消极作用。生活中的苦难是平常的,经受住苦难的人也是平常的。(ppt)
ppt插入图片(海啸、唐山大地震、史铁生)
一起朗读四——七小节
八、 当我们经历了苦难后,我们就是英雄了吗?
明确:作者对此进行了否定。他说: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其实,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句的意思,我们再来欣赏周国平先生的另外两段话:(ppt)
“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做例外。
    我们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轻松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我们只是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
总结:是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英雄。但,更多的却是平凡人,他们也在默默的忍受着   生活赋予他们的苦难。周国平阐述的是“平民化的逆境观”,那些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强者。而那些在苦难面前夸大、做作、骄横的“英雄”,并不是真正的强者。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在自然界中,人是脆弱渺小的,但他有尊严又是伟大的。请看这张图:……(ppt)
九、 拓展延伸
1、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苦难吗?你是如何看待的?或者你看到别人是怎样看待苦难的?
(回答完后,回到课题,请同学解释课题:
  我们应该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苦难)
2、 阅读培根的《论厄运》,找出两文在思想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速读2分钟,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讨论后明确。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
更难能可贵。”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
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b、小结,同学通过刚才找到的句子,思考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
c相同之处是,两文都肯定了逆境的价值(培根说:“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周国平说:一个人只有面对平常生活中的悲剧和苦难,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两文都指出了面对自然悲剧时应有的态度(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周国平说:“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
d不同之处是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汲取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养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