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教案

2018-01-30

乐:音乐,名词、快乐,形容词                      免:离开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状语后置,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怀免。
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判断句。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状语后置,予也于其父母有三年之爱乎
3.这两则文字,孔子提出了为孝的两个主张:
(1)色,有事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酒食时让父母吃食,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2)守丧三年。
4.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
老师的看法:
宰我:不注重表面形式;他敢于对师长提出自己的建议,思维活跃,好学深思,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人。
守丧三年:不赞成。因为真正的怀念应该永载人的内心,有时候流于形式的东西常常表示人将要遗忘;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
         赞成。父母抚养子女辛勤付出何止三年,从怀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学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完全应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
5.好。再看孔子对礼乐的总结。
齐读最后两章。
翻译……
这里的云:助词,表强调;说         而:如果,表假设          
如……何:固定句式,对……怎么样,怎样对……
三.归纳
这个专题中孔子的语录重点阐述了“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从国家大局看,要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来看要孝悌,色,守丧三年。
课文只是节选,我们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也只是海的点滴,对孔子的许多评点也都是就事论事和管中窥豹。总之,孔子的礼治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穷一辈子的时间去理解和探索。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四.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周日晚上交齐。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