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教案
2018-01-30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的内涵是什么?
……
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三.归纳
这五章语录阐述了恢复周礼的内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弟、要保持进该和悦的神色。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1.基础知识及知能演练联系答案
2.朗读第六-九章。提问:
(1)孔子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为什么?
……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2)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3)请一个同学翻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是确实强调了臣下和子女的义务,强调了臣下对君主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但是孔子同样也强调了君主、父母的义务:君要行君道,父要有父道。但是后世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片面强调了君权和父权,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极致。
主要是宋代开始的。文后有一则“相关链接”,从妇女守节的一个角度进行了深刻探索。请看全文。
二.翻译10-13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昨天我们说到了孔子主张周礼,从国家的大局看要做到: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看要讲孝弟。那么怎样做才算“孝悌”?请看第10、11章。
1.朗读第10、11章
2.翻译第10章,解释重点词语、句子。
……
色: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的敬爱和悦的神色 弟子:即子弟。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先生:年长者 馔:吃喝 曾:竟
曾是以为孝乎:宾语前置,曾以是为孝乎,竟把这也当作孝么?
丧:丧期 已:太,表程度深 为礼、为乐:习礼奏乐
坏:毁弃,破坏 崩:废弛 没、升:指谷物吃尽或谷物登场
期:期年,周年 已:停止 衣:动词,穿
女:汝,你 旨:美味的食物,名词 甘:动词,觉得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