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一)

2017-07-02

6、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布置 】
1、复习导学案,掌握课文一、二段知识点。
2、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鸿门宴》 导读单(二)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意”、“与”“因”“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口头翻译三、四两段。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分析樊哙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难点】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  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     )        2、因击沛公于坐(    )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