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导学案

2017-05-20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e、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矣:                             长余佩之陆离: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翻译。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d、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语言揣摩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评析:  
(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评析:   3、合作交流:
问题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问题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4、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三、课外拓展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说的?他描写这样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3、屈原作品中的一些名句:
l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游》)。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四、课后检测
快速完成《同步作业》积累运用题。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