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2017-05-05【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专心听】
推进新课
师 这首词的作者是——
生 (齐声)毛泽东!
师 这用词写下的感受传了近一个世纪,从湘江边传到了珠江上,也传到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这是充满豪情的心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首先让我们来齐读课文。同学们可以尽力大声读,让我们充满豪情的声音随着这秋风传扬开去。[来源:高考资源网]
师 读了一遍,诗歌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生 有气势。
生 壮阔。
生 很有激情。
师 说得好!那么大家是通过词的哪些地方感受到气势、感受到壮阔、感受到激情的呢?
生 从他写的景物感受到的。
生 从词中对“同学少年”描写上感受到的。
生 从词中的用词感受到的。
师 那我们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都用了些什么词来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出词中上片中描写到的景物及其所使用的描述性的词语】
生 作者写了湘江边的树林、江水、天空。
师 概括得不错,具体的词语有哪些呢?
生 “湘江北去”写出了滚滚江水向北流去的壮阔场景,开篇就给人气势不凡的感觉。
师 说得好,这可以说的上是先声夺人啊。
生 我特别喜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一句的写景。
师 哦?说说看。
生 你看啊,秋天的风把所有的山头都吹红了,树林的枫叶在秋阳的照耀下,红得似火,红得如血,灿烂辉煌,让人的热血也沸腾啦!
师 太好了,用诗的语言去理解诗歌,这样的分析让人赏心悦目啊!
生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也很好啊。在秋日的阳光照耀下,湘江的水更绿、更透,像整块碧绿的水晶,更美丽的是水上千帆竞发,生命是如此多彩,“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生 我觉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更好。你想啊,“雄健的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它想在长天上留下自己的雄姿;活泼的鱼儿也不示弱,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活力”。一上一下,生命如此动人,怎让人不发出赞叹呢?
师 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我也要为大家精彩的分析再次鼓掌。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 那么,这些景物共有的特征呢?
生 生机勃勃。
生 充满生气和生命力。
生 奋发向上。
生 力争上游。
师 诗中的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呢?
生 “争”。
生 “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