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之徙于南冥也 导学案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二)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1.熟读文本。读准字音,掌握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疏通文本大意,做到比较准确地理解每一句文字的意思。
二、引领探究
1.梳理结构并交流。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2.第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请选取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作介绍。
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3、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4、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三.训练检测
(一).字音
鲲(        )鹏       抟(        )       齐谐(        )       
坳(        )堂       迁徙(        )     北冥(        )  
夭阏(        )       沮(        )丧     榆枋(        )  
斥鴳(        )       舂(        )米     晦朔(        )
泠(        )然      蓬蒿(        )      翱(        )翔       
蜩(        )       恶(        )乎待哉    穷发(       )之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