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二)


5.用法: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用法: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 用法: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 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法: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用法: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用法: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规律总结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 童微伺其睡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 独其为文犹可识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