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案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④,灯光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⑤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⑥。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以下职官的妻子封为孺人,后来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 ②殇:未成年而死。 ③姁姁:xù,温和的样子。 ④缉纑:将麻析成缕再搓成线。 ⑤问:慰问,问候。⑥洒然:整齐的样子。
(1)对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逾年,生女淑静 客逾庖而宴
②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 以二子肖母也
a、两个“逾”意思相同,两个“子”意思也相同。
b、两个“逾”意思不同,两个“子”意思也不同。
c、两个“逾”意思相同,两个“子”意思不同。
d、两个“逾”意思不同,两个“子”意思相同。
(2)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 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③娘以指叩门扉
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a②③ b①⑤ c③④ d①④
(3)下面的内容,全部能说明母亲具有勤于操劳品德的一组是( )
①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②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③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 ④入城,则缉纑 ⑤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⑥户内洒然 ⑦率人人得食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的一项是(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的痛苦心情。
(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笔直抒感情的笔墨。
b、《项》文主要表达了自己怀旧念亲之情,因而以一个“旧”物为线,将材料穿起来。
c、《项》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文中则无可喜之事,只写可赞之事。